奶粉有没迎来涨价潮?圣元、飞鹤、惠氏、健合、雅培、菲仕兰等这样说

作者:番茄(原创)

继不久前伊利、蒙牛基础白奶被指涨价后,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婴幼儿奶粉品牌也开始提价了。今天,小食代在多家奶粉企业中进行了一轮摸查。其中,不少大品牌均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也有业内人士称行业近期不会出现“涨价潮”的现象。

到底本轮奶粉商决定涨价和不涨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圣元说

小食代留意到,昨日有媒体消息指圣元和蓓康僖多款产品已经提价。

上述报道引述经销商反映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法版圣元优博提价40元至358元,法版优博2段提价60元至338元,法版优博3段提价60元至328元。另外,蓓康僖旗下的三款羊奶粉也有10~30元不等的涨价。

对此,圣元方面今天向小食代证实,其最近确实调整了经销商零售统一价格,不同产品涨幅不同,但总体而言涨幅不大。

该公司表示,此次调价主要是考虑经销商权益。“ 最重要的是疫情影响了原料的价格上涨,造成终端价格不稳定。我们给了统一的零售指导价,主要考虑经销商权益。同时,我们也会推出许多市场活动,让消费者受益。”圣元说。

今天,一位从事奶粉生意多年的业内人士向小食代透露:“前段时间,有一些海外品牌已经先涨了,国内品牌今年也有涨的。其中一个涨价原因是疫情发生后大家业绩难做,运营成本相对来说增加了,尤其是海外品牌。”

据了解,一些“洋品牌”的价格调整甚至发生在去年中。根据小食代看到的某知名品牌当时在海外市场发出的调价函,其平均涨幅为3.2%。


涨价潮?

但是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奶粉行业还未出现新一轮涨价潮。

在今天接受小食代查询时,贝因美、飞鹤、菲仕兰、健合、蓝河乳业方面均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惠氏、雅培、雅士利也称“近期没有涨价计划”。截至发稿时,达能方面表示还需要了解情况。

“涨价只是个别厂家的行为,不会形成行业涨价潮。”一位国内奶粉企业高管向小食代分析称,奶粉行业目前并不具备涨价的条件和时机。

“第一,乳清粉等部分婴幼儿奶粉原料的关税下降了。第二,由于疫情令海外版产品销售受阻,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原材料供大于求,原料成本没有涨价动力;第三,现在整体奶粉生意吃紧,渠道库存不低。”他说,“现在喊涨价的主要是国产品牌,大都也只是经营策略的需要,而不是成本导致的涨价需求。”

上述业内人士也向小食代表示,在过去多年间,奶粉的产品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国产的可能是40~50元之间,进口的也就是70元左右。”他说。


高端化

虽然涨价潮看起来暂时不会到来,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奶粉市场的平均售价水平近年却在一路走高。

据上述资深人士介绍,近年来,主流奶粉的价格水平已经从200多元上升到300~400元了。“现在基本上核心品牌的终端零售价都已经到350以上了,350左右的超高端区间是卖最多、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他说,随着厂家高端产品占比提高,价格相对低的奶粉便被挤出了货架。


在这背后,是不断加速的高端化趋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曾指出,由于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增加,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可以看到,许多奶粉品牌也在通过推出差异化新品、升级原有配方等方法来迎合这一需求。

对于定价更高的奶粉大量涌现的背景,上述资深人士认为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逐渐形成了“奶粉贵的就是比较好”的印象。二则是厂家运营成本上涨,如营销推广费用和用人成本等。

该人士又推测,不排除最近涨价厂家还有两个考虑,一是推动旗下产品跻身主流价格带,二则是通过提高毛利率,令经销商和门店更有动力进行销售推广。

那么,随着性价比产品在疫情下更受欢迎,奶粉的高端化趋势会有所放缓吗?

持有肯定看法的,包括了美赞臣母公司利洁时的国际高管。去年10月,利洁时首席执行官Laxman Narasimhan明确表示,中国奶粉市场出现了“高端化放缓”的趋势。他指出,实际上可以看到,“不同渠道的价格竞争都更加激烈了”。

事实上,疫情此前带来的渠道高库存,甚至影响了知名奶粉商的节奏。例如,a2表示,疫情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带来了许多影响,包括去年早些时候在华去库存和澳洲代购业务受到冲击。达能也表示,影响中国市场奶粉销量的不利因素还与渠道物流相关,这是由疫情导致的跨境渠道收缩和去库存引发的。

不过,上述资深人士对小食代分析,疫情可能带来了短暂影响,但长期来看,奶粉高端化的趋势仍会加速发展。“高端占比会越来越高,中低端的、性价比更高的奶粉会逐渐淡出,可以说这是必然的。”他说。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的预测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市场的零售销售价值约为3427亿元,其主要推动力之一是高端市场的增长,预计奶粉平均每公斤售价届时将达到486元,而2018年时为421.7元。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