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
今天,李锦记集团官网发布讣告称:“李锦记家族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宣布,2021年7月26日,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1岁。”
“李文达先生一生高瞻远瞩、创新求变,成功带领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世界,让百年品牌焕发生机,成为国际知名的酱料和调味品品牌;他确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两大使命,开创了集团多元化、持续发展的新里程。”讣告写道。
下面,小食代将通过《李文达传》等多方公开资料,带大家回顾这位“蚝油大王”的传奇一生。
接管李锦记
资料显示,李锦记集团是在1888年由李锦裳创立的。而身为该集团第三代传人的李文达,是在1972年正式接管家族生意。
当年,李锦裳的长子李兆荣和次子李兆登两人,与三子李兆南经营理念不合,李兆南对公司未来发展深具信心,但两位哥哥认为不应再冒险扩张经营,最后李兆南的儿子李文达出面买下两位伯伯的股权,从此接手管理公司。
至此,李锦记集团正式踏入李文达时代,并开始转变经营策略,一步步朝“蚝油王国”迈进。
据了解,李锦记蚝油从前一直主打高档次路线,而其最关键的北美洲华侨、华人销售网络则被当时的中间商“金山庄”牢牢把控。但金山庄并非李锦记专属代理商,不会从李锦记利益出发思考,也不关注消费者与商铺反馈,不利于李锦记跟上市场变化。
因此,在1972年正式接管李锦记后,李文达立刻推进的一件事是:摆脱对金山庄的依赖,同时上市平价“熊猫牌”蚝油。这背后的考虑在于,一下子摆脱金山庄可能带来极大风险,而推出差异化定位的新品牌既能转移金山庄视线,也能迎合不同客群,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熊猫牌蚝油面世后,李文达当时一边仍通过金山庄的网络销售新品,另一边也亲自出马到美国与当地代理洽谈,希望能把渠道话语权逐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李锦记的推动下,平价蚝油后来也成为了市场新风向,李锦记也凭借熊猫牌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跟。“1972年后,所有的行家,我做什么,大家都跟着做。”李文达颇为自豪地讲过。
对于商业的成功之道,李文达也有一番心得。“如果说,我的一生能做成了几件事情,那一定是有运气和智慧的因素。用一句老话来总结这个智慧,就是‘作事惟思利及人’。用现代的话语来讲,就是‘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他说。
能体现上述思路的一个鲜明例子是,灵活应对熊猫牌蚝油侵权事件。上世纪80年代,由于仿冒熊猫牌蚝油在马来西亚盛行,导致李锦记在该国的营业额突然大减。经过多年官司,李锦记最终胜诉,但侵权工厂已经倒闭,只有18家超市仍需负赔偿责任。
事实上,无论胜负,李锦记的多年耗费已经远超能收回的赔偿。抱着“思利及人”的想法,李文达认为,既然维护品牌的目的已经达成,也不想将18家超市逼入绝路。于是他不追赔款,改为建议超市销售李锦记正品,将赔款当作正品的市场推广费用。
这一举动令李锦记熊猫牌蚝油在马来西亚的销量大增。1997年,李锦记甚至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开设厂房,直接在当地生产。
“危”与“机”
在李文达的操持下,李锦记在1970至1980年代在北美及欧洲市场得以高速扩张。就在一切看起来都顺风顺水的时候,让李文达意想不到的“难关”出现了。
在1972年接手李锦记后,李文达邀请了自己的弟弟李文乐一起经营公司,并给李文乐相当大的股份。但到1986年,两兄弟对李锦记未来发展方向,又出现了不同看法。
当时李文乐提出退休要求,李文乐太太还要求把巨额股份全部变现,兄弟无法达成共识只好走上法院,李锦记甚至被香港法院要求停业半年。李文达最后把弟弟手中的40%股权全部买回,总额8000万港币。
李文达曾在接受访问时透露,当时正值香港房地产行情不好,但为了筹集8000万港币巨款,他不得不低价抛售了手上持有的一堆优质物业。此次分家导致两兄弟一度不来往也令其心痛。
历经这两次家族争产纷争后,李文达不愿再看到家族出现第三次争产纠纷,因此在2002年制定了李锦记的“家族宪法”,并由李文达及太太与5位子女组成家族委员会。
曾有港媒报道称,家族委员会成立之初,提出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及不准晚婚。因为众人无法就不准晚婚达成共识,因此只通过不准离婚及不准有婚外情。
尽管李文达为二次分家牺牲了许多,但现在回头看,这或许也为李锦记后续进军内地铺平了道路。
据悉,分家多年后,李文达一位妹妹希望两人和好,曾安排李文乐到李文达家中吃饭。对此,李文达女儿李美瑜回忆称:“表面上大家都没什么了,我记得阿叔跟我爸爸讲到,公司有今日,可能他不在那里,公司的发展反而更好。要是他在,可能反而阻碍公司的发展也不一定。”
原来,李文达当时对儿子们及管理层要求很高,目标是生意每三年就要翻一番。经过前些年的扩张,李文达也意识到,如果想维持这个增长速度,无论如何都要进入极具潜力的大市场——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内地。
于是在1980年代,李文达一边琢磨内地投资设厂的地点,一边多次尝试让李锦记小规模地进入内地市场,例如在由澳门进入珠海边境的“小额贸易区”销售李锦记产品。到80年代后期,李文达对具体情况较有把握后,就开始率领一众子女推动在内地建厂生产。
而李文达看上的第一个设厂地点,是在福州,原因包括当地优质生蚝和鲜虾等原料供应充足等。后来,李锦记也陆续在广州黄埔及江门新会等地建厂。在2018年李锦记酱料集团华南销售总部的奠基仪式上,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曾指出,庞大的内地市场占据李锦记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该集团对内地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能力信心十足。
跨界创业
直到1990年代初,李锦记主业都是蚝油,虾酱和其他调味品占比不重,酱油当时也还没办法自行生产。在着力扩大酱料业务的同时,1992年,主张永远创业精神的李文达决定建立健康产品业务,为人熟知的无限极由此诞生。
目前,李锦记集团业务大致可被分为两块:李锦记酱料集团(下简称为“李锦记酱料”)及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下简称为“李锦记健康”)。其中,李锦记酱料主席为李文达三儿子李惠中,而李锦记健康主席为四儿子李惠森。
由于多年来一直没有登陆资本市场,李锦记从未对外披露过旗下业务的实际经营业绩。而小食代查看公开资料发现,在酱料板块,李锦记为全球最大的蚝油生产商,2017年销售产品逾200种。在健康板块,由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营收为238.61亿元。
还值得一提的是,以酱料起家的李锦记在第四代传人的手里正变成“非专业打酱油”的公司,并已投入数百亿“扫货”房地产。
例如,在2017年,李锦记健康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无限极物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12.825亿英镑(现约合111.49亿人民币)购入外号“对讲机”、位于伦敦金融地段的芬乔奇街20号。李锦记健康称,此处地产的购入是“作长期投资,将带来合理租金回报,同时扩大集团投资物业规模至海外金融中心,并提供持续稳定的资产增长。”
除了直接购入,李锦记健康也有建设自有地产。例如,总投资达到45亿元人民币的广州无限极广场已经封顶,预计今年开业。李锦记健康介绍,该物产位于广州未来新型中央商务区白云新城,将成为无限极中国的新办公总部,满足企业未来10至15年的办公营运需求。
小食代留意到,李锦记集团过去购买的地产多由李锦记健康负责。就购入地产而言,除自用办公外,李锦记健康更看重的似乎是地产的长期回报,如写字楼出租及购物中心。
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布局,李文达一度在2019年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中跃升至第三名。据最新的2021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显示,李文达以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1亿元)身家排名第六。
“ 我们沉痛悼念李文达先生,并将以他为典范,永远创业、永不封顶。”李锦记家族在今天发布的讣告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