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
细心的“快乐水”粉丝可能发现,自己最近买到的可口可乐长得有点不太一样了。
今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在中国市场陆续推出了全新包装的“可口可乐”产品。这是自2016年发布“同一品牌”全球营销策略以来,又一次全球规模的包装升级。
事实上,为当家产品换装也是可口可乐推进“天下无废”目标的最新动作。
小食代留意到,新包装专门增加了“回收我”的字样,通过营造一种与瓶子面对面说话的氛围感,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瓶。下面,我们来一起品品可口可乐的新包装。
无糖可乐“大变身”
小食代今天从可口可乐处了解到,启用新包装的产品为经典可口可乐及无糖可口可乐,包括不同规格的PET瓶装及罐装产品。
据其2020年ESG报告显示,按零售价值计,上述产品所属的可口可乐系列在这家年入330亿美元的饮料巨头中贡献最大,占比接近50%。
总的来看,新包装走的是简约风路线。据介绍,此次包装焕新在设计上进行了简化,删除了包括飘带在内的部分视觉元素,同时将“可口可乐”标志上移,瓶身局部留白。
可口可乐形容,做“减法”的设计理念也是在向其百年经典包装致敬,并在通报中称“1915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弧形瓶是世界包装史上的永恒经典,它的高识别度体现在即便打碎在地,也能被一眼识别。一个真正深入人心的品牌,也许不再需要繁复的信息和华丽的设计”。
配色方面,经典可口可乐延续了之前的红底和白色标志的搭配;无糖可口可乐则采用了红底与黑色标志的搭配。
值得关注的是,无糖可口可乐的新配色是这次给人感觉最为直观的调整。
小食代留意到,该产品的旧版是在经典红白配色基础上,用在包装顶部增加带“无糖”字样的黑色圆弧来凸显无糖可口可乐。而新包装则改变了整体配色,在与经典可口可乐区别更大的同时,在货架等位置也更为抢眼了。
此外,无糖可乐包装还在显眼的地方加上了“0糖”“0脂肪”的内容,体现出这家饮料巨头迎合健康化趋势的“小心思”。
小食代查阅资料留意到,无糖可口可乐早已跻身可口可乐公司的“10亿美元”品牌阵营,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一直保持着强劲增长。
更多创意尝试
此次换装的另一大看点在于新增可持续包装内容。
小食代看到,新包装上增加了“回收我”三个字,其中“回”字还被设计成带有两个箭头的图案,以更直观、互动感更强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瓶,助力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瓶身包装可以说是一块“宝藏广告牌”,这体现在无需额外投入成本、能随产品渗透进更多地方、所触达的消费群体有保证等。因此,以包装设计为载体去践行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个好方向。
“可口可乐公司希望通过产品包装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介,进一步传达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倡议。这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履行其‘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战略过程中,又一次极具创意的全球实践。”该公司通报称,带有可持续包装标志的新包装“可口可乐”也已在全球市场,包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陆续上市。
接下来,拥有庞大饮料家族的可口可乐还要将这一设计推广到多个“10亿美元”级别的品牌上。
“‘回收我’标志预计还会出现在雪碧、芬达和怡泉上,在中国市场陆续更换,各个城市节奏不同。”可口可乐中国今天告诉小食代。
这些也是可口可乐公司推进“天下无废”目标的最新动作。
早在2018年,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天下无废”全球可持续包装愿景,承诺到2025年,可口可乐系统在全球范围使用100%可回收的包装;到2030年,助力实现公司销售产品所使用包装的等量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在全球的产品包装中使用50%以上回收材料。
为鼓励更多人加入PET瓶回收利用的队伍,可口可乐中国也做过许多尝试。自2019年以来,可口可乐中国携手社区街道、国际设计师、材料合作伙伴等,共同开发了“回收我,回头见”循环再生主题公众宣传展,向公众展示饮料瓶回收再生的价值。
例如,可口可乐中国在上海五里桥街道及长寿路街道开展每月一次的回收饮料瓶兑换饮品活动。回收而来的饮料瓶将进入指定的回收和加工机构,被制作为遮阳伞等公共设施,再次回到社区,实现饮料瓶在社区的循环闭环。
一直以来,关于塑料包装的绿色发展都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饮料企业的关键课题。
“再生PET(rPET)是一种兼具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的材料。得益于国内运作良好的回收体系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rPET材料已广泛运用于服装家纺等行业,进一步实现了PET材料的内部价值。饮料瓶的循环再生需要全产业链全社会多方的协同,包括生产商、消费者、回收企业等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可口可乐」的‘回收我’标志是一项鼓励消费者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举措,为建设塑料闭环将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技术副会长汪军博士在可口可乐通报中表示。
今天,可口可乐中国向小食代表示,除了“回收我”标签上瓶外,该公司将持续致力于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公众教育和传播,通过携手社会各界打造主题展陈、联合社区街道打造饮料瓶循环再生闭环模式、设计推出rPET衍生品等等创意尝试,实现“天下无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