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学霸”最爱减糖?无糖饮料能帮忙打开社交话题?吃最多糖的居然不是上海人?
日前,在饮料界成功带起“0糖0脂0卡”热潮的元气森林发布了一份《减糖用户消费行为报告(2021)》(简称《报告》)。该份由元气森林减糖健康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通过对减糖用户进行调研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主流减糖用户群体画像、消费习惯以及减糖内在动机等信息。
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提出的25克摄入量,国内年轻人肥胖和相关疾病现象正在呈上升趋势。不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正在接受并选择减糖饮食。
下面我们来看看详情。
减糖人群标签
小食代留意到,上述《报告》根据调研结果,给“减糖人群”贴上了更具体的标签,让这部分用户更具象化。
从地区来看,和普遍认知有所不同的是,以菜式偏甜为特色的上海地区居然在“最爱吃糖省份”中排在最后。《报告》援引权威部门数据列出了2020年各省居民人均食糖消费量前十排名,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西藏、重庆、黑龙江、四川和甘肃,菜系口味偏甜的浙江和上海并不在此列。
其中,西藏居民去年人均食糖消费量达4千克,重庆地区居民人均食糖消费量为2.7千克。由此可推测,不少糖分来自一日三餐之外。
根据《报告》,受访“减糖”群体中超过七成都是“学霸”,其中本科学历占比达61.6%,硕士研究生则占10.7%。这也显示出,越是高知人群越了解长期超量摄入糖的危害性。
从行业来看,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减糖用户占比最高,其次是医疗、教育、金融、传媒行业。而从具体职业来分,设计师、销售和程序员三类职场人群最“怕糖”,公司职员占减糖群体的50.4%,其后依次为大学生、医务人员和公务人员。
此外,调研还显示,女性普遍比男性更热衷于减糖,65%的女性会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减糖产品。受访女性中有59.3%不仅自己践行减糖,还会提醒和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减糖。
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来看,30岁-39岁的人群减糖意识最强,其次为18岁-29岁的人群。这两个年龄段在减糖人群中的总占比为68%,是绝对的“主力军”。《报告》分析认为,这说明30岁以上群体开始感受到身体状态变化和亚健康威胁,更希望通过减糖饮食保持健康状态。
热门“社交货币”
有意思的是,“减糖”不仅被年轻消费者视为健康、自律的积极生活态度,同时“减糖”也成为了年轻人彼此间喜欢分享的生活方式。
《报告》显示,不少受访用户认为有意识地减少糖摄入量后,自己身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比如,66%表示减糖后“感觉身体更轻盈,精气神十足”,54%表示“工作学习时头脑更清醒”,41%表示“皮肤好了”。与此同时,“血糖降低”、“更自信”、“痘痘消失”、“脱单”也成为了热选关键词。
至于选择喝无糖饮料等减糖饮食的原因,66.8%的受访用户选择“控制体重”,55.7%选择“改善皮肤”。而在挑选无糖饮料品牌时,口感自然、添加剂更少、营养物质更多、使用天然代糖更安全、知名品牌、产品包装漂亮是减糖用户最主要的标准。
与此同时,无糖饮料已成为减糖用户在多种生活场景下的选择,包括独自饮用、约会、聚餐、送给家人或朋友等。而通过分享无糖饮料,彼此之间也拉近了社交距离。
据了解,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到目前为止已推出了19款不同口味,在受访者心目中“最爱无糖饮料口味”排名前五的依次为白桃、卡曼橘、夏黑葡萄、冬日草莓和海燕菠萝。其中,冬日草莓口味是今年推出的冬限定款,刚推出不久就进入了人气榜单前五。《报告》还指出,28%的受访用户已完全放弃含糖饮料。
除了口味之外,人们也开始关注代糖的种类,同时天然糖醇的安全性也正在获得更多认可。
《报告》援引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数据指出,相比早期大量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近年天然甜味剂占比正在逐步攀升。
调查显示,53.1%的减糖用户认为木糖醇是最安全的代糖,赤藓糖醇以46.5%的占比排在第二位,只有12.8%受访用户认可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但也有超过三成受访用户表示不了解代糖。
元气森林方面表示,公司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健康的减糖食品的同时,也愿意为行业、学界和相关机构提供减糖用户消费洞察等研究成果,共同推进减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