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作为三度亮相进博会的“老朋友”,好丽友继续新意涌现。今年,以“好丽友,中国情”为参展主题,好丽友联合敦煌博物馆推出的IP礼盒成为关注焦点,一批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也受到追捧。
对于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好丽友市场总监静北介绍道:“基于全球统一质量标准,整合全球资源,服务中国市场,定制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专属产品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将第一枚巧克力派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好丽友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陪伴着80、90、00后三代人共同成长,见证了市场从规模升级到结构升级的发展之路。需求的细分化推动着产品的多元化,但我们相信,只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持续推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本土化创新,以本土化带动全球化,未来定能够为中国市场的繁荣贡献力量。”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
亮出新品矩阵
经过五年的发展,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品牌全球新品的首发地。而好丽友此次则借助进博会的舞台,以一款敦煌博物馆跨界联名新品表达了其对中国消费者的诚意。
这款产品以金、红、蓝等为主色调,九色鹿、朱雀、金凤等具有代表性敦煌瑞兽装点,将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经典零食品牌,和千年文化IP碰撞,好丽友希望让文化更有“味道”,让零食更有“内涵”。目前,这款新品也已经有了清晰的上市规划表,将定档农历春节,与中国消费者正式见面。
谈到打造这款产品的初衷,好丽友则谈到了年轻化和情感连接的重要性。好丽友市场总监静北认为,近年来,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国潮文化成为Z世代年轻人的“心头好”,本次携手敦煌博物馆倾力打造联名产品与国潮礼盒就是希望藉此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
同时,好丽友在其拳头品类(即派、膨化食品、糖果)以及进口食品上也有创新及展示。
陪伴中国消费者28年的派系列首次“换芯”。据了解,好丽友派推出“融舌尖”系列,把产品经典的棉花糖夹心换成了奶油夹心。
而以“厚片”著称的好友趣则带来了自然原物系列“薄片”新品,马铃薯原切工艺保留了土豆的自然风味和薄脆口感,还特别添加江苏海苔、云南黑松露等地域限定食材。
糖果系列则发布可以“剥皮吃”的网红软糖果滋果心,高达50%的果汁添加,外观、口感“神还原”各种水果,现场圈粉无数。
进口食品方面,本届展会上首次亮相的Marika原装进口曲奇也颇受关注,优选新西兰进口安佳黄油,口感细腻,花朵般的产品造型,传递“花漾心意”、美好祝福。
好丽友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消费渐趋日常,高端饼干礼盒市场也存在不小的增长空间。发力礼品消费市场,适合更多场景传情达意的礼盒类产品有望成为好丽友又一业务增长点。
目前,本土化创新产品正为好丽友在中国的业绩做出越来越高的贡献。好丽友公共事务总监张晓艳称,今年上半年,特别是6月份,新品在公司整体销售的占比,相比去年及前年的新品占比都高,本土化产品创新已成为推动好丽友业绩成长的重要因素,未来好丽友会基于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深耕本土化经营及产品创新。
而对于新品研发,好丽友也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中国好丽友总经理曾向小食代表示,好丽友“不会一次性大面积地去撒网”,而是“非常严格认真”地去选择中国消费者可能会喜欢的产品。
“好丽友有新品研发出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先进行消费者试吃活动。同时,我们会把这些产品放到目标渠道里面,进行数据的收集,例如我们会看人们刷卡购买的POS数据,然后我们再决定怎么对这个产品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和上市。”
本土化四维体系
自2010年起,中国就已超越韩国成为好丽友集团的全球第一大市场。而扎根中国市场30年,好丽友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生产、研发、营销、服务的四维运营体系。
生产上,好丽友累计投入近百亿优化产能布局,打造了廊坊、上海、广州、沈阳在内的4家现代化食品工厂。为确保原料品质与安全,好丽友还进一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在内蒙古多伦、太仆寺等地投资建设自己的农场。
研发上,早在2003年,好丽友就开始布局中国研发中心,这也成为其本土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得益于此,好丽友持续在新品研发上取得突破。
2005年,好丽友采用马铃薯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烘焙方式制成的好多鱼受到中国消费者追捧。2008年上市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熊猫派派蛋糕更是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营销上,成立之初,好丽友就从古诗《松茂柏悦》中找到灵感,以其中的“好友”为理念,确立了中国好丽友的文化基调,“好丽友,好朋友”便由此而来。
此后的市场活动中,好丽友非常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发掘产品中的中国元素。以郑和下西洋故事背景拍摄的好多鱼广告,以及好丽友派“有仁有朋友”系列广告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届进博会上推出的敦煌博物馆跨界联名产品则是好丽友本土化营销的又一探索。
历经近30年的深耕,好丽友已逐步发展成为跨越7个品类,拥有4家生产工厂,渠道遍及全国的综合性食品企业,成为国际品牌本土化运营典范、食品安全行业标杆。未来好丽友还有什么新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