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去年省出了三万家庭一年的用水量,“零碳联盟”80%成员实现低碳转型

作者:小食代

继去年成立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后,伊利近日发布了首份《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揭晓其在双足迹全链减碳的最新成果。

在日前“WISH2030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伊利集团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召开了“第二届零碳联盟及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峰会”,发布了“低碳、低水足迹系列标准”和《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

《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发布

据介绍,目前伊利已实现低碳国家、团体标准达13项,在其发起成立的“零碳联盟”中,有80%的成员已实现低碳转型。此外,伊利累计完成了5家工厂和3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年度总节水量超过177万吨,如果按一个家庭一年用水60吨计算,约相当于三万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助力产业链减碳转型

作为食品行业率先提出要发展绿色产业链战略和生态圈战略的企业,伊利在过去多年来除了自身积极践行减碳之外,还积极推动合作伙伴低碳转型,并成立了零碳联盟和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不断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水资源贡献智慧和力量。

根据伊利当天公布的最新联盟成员名单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零碳联盟规模达88家,80%零碳联盟成员实现低碳转型,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成员达51家,可持续发展朋友圈进一步升级扩容。

伊利发布绿色低碳标准

在峰会现场,伊利还发布了13项低碳国家、团体标准,为行业全链减碳提供战略指引。

据了解,继伊利成为国内首家承诺和获批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以来,该公司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和其他与水有关的目标,持续推动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探索节水增效新路径。

伊利“双足迹”53556成果发布

根据伊利发布的首份《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伊利累计完成5家工厂和3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32家工厂获得节水型企业称号,年度总节水量超过177万吨。《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节水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有望推动全产业链合作伙伴迈向绿色低碳的更高标准。

坚持高标准赋能引领

在当天的峰会上,还进行了联合国气候雄心企业加速器项目的颁证仪式。

伊利作为首个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的中国食品企业,一直以高标准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减碳行动,并积极参加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的气候雄心企业加速器和“加速前进”倡议“双加速”项目,持续推动减碳工作进化。在业内率先完成两期气候雄心企业加速器项目后,伊利因减碳方面的突出表现,再次引领性参加该项目。

联合国气候雄心企业加速器项目颁证仪式

此外,伊利还积极对标学习全球优秀供应商。在全链减碳模式下,伊利各领域的供应商积极开展减碳实践,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伊利通过专题学习、对标沙龙等形式普及和推广经验,提升全产业链尤其是产品包装等供应商的低碳意识和降碳水平,通过推动开展低碳型产品包装研发,在乳品包装保质关键技术及包装设计研发、发泡技术研发、复合软包装可回收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在本次大会上,伊利为21家供应商颁发了“低碳先锋奖”,表彰其在碳路径管理、环保包材研发等方面的贡献。

不难发现,自2007年提出“绿色领导力”以来,伊利不断提升碳管理水平,并通过内外部的对标赋能,高标准推动减碳实践,还成功探索了“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全链减碳模式,全力推动乳业全产业链“零碳”进程。在伊利看来,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更多企业的创新推动,带动更多领域与更广泛人群,一起共创价值,共享美好。

伊利推出首款环保双减(减碳、减甲烷)牛奶

就在不久前,伊利还发布了旗下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该产品采用了全新减排饲料技术,有效控制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使排放气体中甲烷占比降低20-30%。此外,通过减铝箔、减油墨的环保工艺,经过SGS认证,这款牛奶的包装有效减少碳足迹达30.81%。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