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乐齐1.9元最新入局冰杯!​蜜雪冰城、农夫山泉等都在入局,谁能突围?

作者:吴容(原创)

冰杯成为了今夏热度最高的“时尚单品”。

这个有着密封盖的一次性塑料杯,里面装满食用的冰块,可以让消费者兑上各种饮品DIY的产品,在小红书上收获了超过5万篇的笔记。

实际上,冰杯在全家、盒马等商超便利店早有出售,其销量今年以来迎来大幅度增长。

盒马告诉小食代,今年冰杯系列同比去年增长60%,且呈现出高复购的趋势。冰杯头部玩家“冰趣味”对小食代表示,工厂的日产量从去年的40吨扩产到今年来到近百吨。

不仅如此,今年夏天,冰杯赛道也吸引了大牌们纷纷入局

6月中下旬,农夫山泉杀入冰杯赛道,而蜜雪冰城则在7月初入场。也是在最近,德国零售巨头奥乐齐在中国也推出了自牌冰杯。对此,奥乐齐相关人士对小食代表示,“奥乐齐中国去年销售过其它品牌的冰杯,而此次是奥乐齐首次推出自牌冰杯。”

大牌们纷纷入局的原因是什么?冰杯流行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消费趋势?随着玩家大量入局,在冰杯赛道的突围关键又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关注。

纷纷入局

先一起来看看奥乐齐最新推出自牌冰杯。

根据奥乐齐官微推送,这款冰杯其中一个卖点在于价格优惠,售价为1.9元/杯(160g),同时突出品质的卖点,包括“使用优质纯净水”、“采用二级反渗透技术”等。

不仅如此,在相关宣传中,奥乐齐也打起了“组合拳”,将这款冰杯和旗下其它自牌饮品如奥乐齐NFC椰子水、苹果桃子酒等放在一起介绍,强调消费者可以从“DIY夏日特调”中收获不少乐趣。

在奥乐齐入局之前,也有不少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来自天眼查APP显示,目前有6076家存续、在业的制冰企业,其中的436家在一年以内成立

以大牌农夫山泉为例,早在2023年,它就申请了标贴(冰杯)专利,来到今年夏天,农夫山泉冰杯正式在罗森等便利店等铺货。随后在7月初,蜜雪冰城上线1元冰杯,这一低价冰杯一度获得了“冰杯保安”的称号。

目前,分羹冰杯市场的玩家除了前述提及的便利店、饮料品牌及茶饮品牌外,主要还包括冰力达、冰极限、冰趣味等几家可食用冰公司,这些公司过往多面向B端,和茶饮咖啡店、生鲜超市等合作。除此之外,冰淇淋企业如奥雪等也推出了类似的冰杯产品

只是,短时间内不少商家的涌入,也造成了冰杯行业的价格内卷

7月3日,蜜雪冰城宣布开卖冰杯,该冰杯一推出便将价格卷到1元。尽管价格很诱惑,但在7月上旬,蜜雪冰城这一产品并未铺开,由于出现冰块临时供应不足,部分门店可能会临时下架的情况,在7月11日蜜雪冰城还为此发布了道歉声明。

便利店方面,小食代留意到,在广州,7-11、美宜佳等连锁便利店里主要销售冰力达冰杯,价格为3.9元/杯(160g)。在线上,以美团外卖为例,多款在售冰杯的价格价格从3.9元到9.9元不等,主要分为由纯净水冻成的冰块与果味冰块两种,规格从160g、200g、220g到1kg不等。

爆火原因

对于冰杯在今年大火的原因,一位冰杯上游厂商人士告诉小食代,可以从消费者端和供应端两个方面的原因来考虑。

他表示,“对消费者来说,不同于动辄10元、20元一杯的现制饮品,冰杯的出现是在年轻人想省钱和想喝好喝的冰饮料之间提供了平替选择,尤其是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之下。”

同时,冰杯的热度离不开社交网络的推动。“这些很有互动性的自制饮品,受年轻人欢迎和传播,直接提升了冰杯的热度”,这位厂商人士说。

但他认为,更为关键的原因来自于冰杯工艺、技术的提升

据上述冰杯厂商人士的介绍,目前冰杯分为现制和预包装两种,蜜雪冰城在门店销售的为现制冰杯,而便利店等销售的则多是预包装冰杯。

“要做预包装冰杯,抗冻杯是关键,也就是该塑料杯需要在低于零下18度的环境中冷冻12个月都不裂开。”他说。

上海晓德食品有限公司是盒马、罗森等背后的供应商,该公司副总经理林琳对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也曾表示,“常见的杯子一般用PET材质,这也是饮料瓶普遍会使用的材质。但是它不防烫、不抗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林琳一直难以找到提供合适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大概在2008年前后,晓德才找到了某国际连锁便利店的供应链。但这家公司未停止寻找国内供应商的步伐,“依赖进口成本是非常高的。”林琳说。

上述冰杯厂商人士也表示,早在几年前,冰杯就已在中国市场有售,但依赖外国进口抗冻杯原材料,直到去年才有为数不多的中国本土厂商可以开始供应质量较好的抗冻杯

“虽然目前这类本土工厂不多,但本土抗冻杯技术的突破,已为预包装冰杯在商超便利店及生鲜电商等更多渠道铺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他说。

以便利店为例,“鲜食化和咖啡奶茶化是目前便利店的两大主推逻辑,冰杯正好迎合了后者。”一位接近冰杯行业的人士对小食代说。

他表示,“便利店大多拥有自牌咖啡,但更多时候供应的是热咖啡,若要为顾客提供冰咖啡,往往由于涉及食安等原因,需要为冰块的售卖申请一定的资质,而预包装冰杯正好满足便利店的需求。”

比如,便利店会用咖啡机做好咖啡液,再将咖啡液倒入预包装冰杯中制成冰咖啡供应给消费者。便利店的宣传和发力,无疑给冰杯品类的扩大提供了更多土壤

突围关键

冰杯在今夏的走红,也让大家对其后续发展感到好奇。那么冰杯可以火多久?玩家们纷纷入局之后,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

不妨先来看看冰杯在国外的发展。

以邻国韩国为例,在2012年,韩国最大的连锁便利店CU将冰杯和袋装咖啡打包起来卖。上述接近冰杯行业的人士对小食代,日韩消费者本身喝冰饮的习惯与爱好,商业制冰化工艺的发展都是冰杯在日韩流行的重要原因。发展至今,冰杯在日韩便利店已成为较为成熟且销量可观的产品

来自韩国报刊《亚洲经济》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三大便利店最畅销商品中,冰杯和速溶咖啡均排在头两位。另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在日本便利店,一次性冰杯的年消费量已经达到25.7亿杯。

眼下,日韩冰杯也会根据不同细分需求升级产品,包括让冰块化得更慢,推出不同包装适配不同饮用场景,也会提供双吸管口可供分享等。

一位接近冰杯行业人士告诉小食代,“在中国,目前冰杯的玩法并不单一,花样也并不亚于日韩,厂商一般会从口味细分、包装尺寸等做文章。”

冰趣味告诉小食代,公司在基本冰杯的基础上,今年推出了柠檬水果冰杯、草莓水果冰杯等多种差异化的产品。盒马也对小食代表示,今年推出了“可塑性”更强的口味冰杯系列,包括咖啡冰杯、果汁冰杯。

在上述冰杯厂商人士看来,“这些是吸引消费者复购,持续让冰杯赛道扩容的方式。但对于中国冰杯市场来说,要走得更长远,仍然需要在技术及供应层面进行突破。”

在他看来,首先,仍然需要解决抗冻杯壁垒高的问题。

这位人士说,“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厂商)能做到质量比较好的抗冻杯,同时成本还较高。从整个行业来看,一杯冰杯目前出厂价在1-1.5元左右,其中抗冻杯原材料占到出厂价的90%,也就是0.6元左右。如果能将成本压低,行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如何提升制冰效率也就是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仍是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位接近冰杯行业人士告诉小食代,“把冰制造出来放到杯子里,在日韩是有着成熟生产线的,但中国厂商们还在摸索中前行、逐步解决的阶段。这件事看似很简单,但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整套的解决方案,同时保证整体的质量水平。”

此外,虽然价格在卷,但小红书上关于“冰杯刺客”的讨论同样热烈。从价格上看,10元的冰杯性价比确实不算高。消费者在意的或许不是口味是否足够丰富,能不能在很多渠道购买得到,而是在意一杯冰杯是否值得这样的价格。

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又隐含着消费者对商业制冰价值的不理解,如何让消费者愿意为“专业制冰”买单,是需要长期的市场教育工作。

如果后续技术获得提升,冰杯成本也有望下降,以更低的价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上述冰杯厂商人士表示,“预计2-3年内,每杯冰杯(160g)的价格会稳定在1.5元-2元之间。当价格打下来,将利于冰杯更好地抢占市场消费者心智,也将利于品类长期的发展。”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