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丹琳(原创)
短短三个月内,雀巢全球新任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第二次到访中国市场。
“我非常喜欢中国。我喜欢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美食,中国的人民,还有中国的速度。”今天清晨,在弥漫着雀巢奈斯派索咖啡香气的会议室中与小食代等交流时,傅乐宏对于这一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不吝赞美之词。
这家全球最大食品公司押注中国市场的最新大动作,是不久前实现对徐福记的全资持股。今天,傅乐宏自去年9月出任雀巢全球CEO以来首度接受中国媒体采访,首次向外界全盘阐述了他对于推动雀巢中国业务增长的最新策略和想法等。
有意思的是,在雀巢所在的食品饮料行业之外,傅乐宏也对中国机器人应用、生成式AI,以及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印象深刻,而这些前沿科技也或将为雀巢中国的业务运营带来影响。
下面,小食代就带大家来听听这位雀巢全球新掌门人的说法。
“头等大事”
“我这几天在中国学习的一点是,要在中国取得成功,需要做到4D。”傅乐宏向小食代表示,即决策在中国(decide),为中国设计(design),以中国速度交付(deliver),迎合中国数字化趋势(digitalize)。
傅乐宏指出,这正是雀巢现在所做的。
“我们在中国决策,我们的大中华区市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为中国市场决策,我们在中国有3家研发中心和23家工厂来进行本土研发和制造,并以中国速度交付,我们还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他表示,未来,雀巢也将继续投入资源,支持中国市场增长。
自今年1月1日开始,雀巢集团的新组织架构正式生效。小食代曾介绍,其中,2022年单独组建的大中华大区(GCR)重新并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区(AOA)。
今天,在谈到这一新架构时,傅乐宏向小食代表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没有任何改变,“在新架构之下,中国团队的任务还是聚焦中国业务增长,这会得到来自于我们大区和集团毫无保留的支持。”
“中国继续是雀巢集团的投资重点,集团也会继续支持和赋能中国业务的增长。这将会是我们AOA大区团队的头等大事(No.1 priority),也继续是我们集团增长的头等大事。”他强调说。
傅乐宏表示,雀巢集团董事会对于在中国市场获胜高度重视。“事实上,中国是我出任CEO之后第一个走访的海外市场,并且我在短短3个月之后再次到访,这就足以彰显我本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中国对雀巢集团的重要性。”
这两次走访也让傅乐宏感触颇深。
“我上次来中国是去年12月份,再上一次就已经是8年前。时隔8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中国非常现代化、非常秩序井然,以及非常有活力。”
“此外,我看到中国也是一个很复杂且高度竞争的市场,同时正快速朝着数字化转型。中国消费者对创新事物也有着很开放的态度,十分乐意尝试新产品、新技术、新体验。”他表示。
“会考虑收购”
这家全球最大食品公司正在真金白银地加码押注中国市场。
就在今年2月,雀巢最新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实现100%全资控股。“这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的承诺,对徐福记的承诺,我们相信徐福记未来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糖果品类平台。”傅乐宏今天向小食代表示。
在被问及未来并购计划时,他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雀巢的重点仍是聚焦于有机增长,也就是说不依靠并购实现的增长,通过投资于该公司的品牌、增长平台、关键创新,来推动现有业务增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看亚洲特别是中国一些领域的扩张机遇,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有机或收购的方式实现扩张。”傅乐宏说道。
他向小食代表示,虽然雀巢的首要任务是投资于现有业务,并购不是首选,“但如果有我们感兴趣的标的,我们也会考虑通过补强型收购来加速实现我们的战略。”
在这位雀巢全球CEO看来,雀巢在中国的咖啡、宠物食品、营养品和休闲零食领域拥有巨大增长机遇。
“咖啡是我们全球的核心业务,在中国亦是如此。”傅乐宏谈起了他对中国咖啡市场的观察:“现在,咖啡店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咖啡消费日益增长,在冰咖啡等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他表示,宠物食品预计也将在中国持续高增长。“一方面,养宠的人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中国的宠物热量摄入覆盖率(注:指宠物实际消耗的、由加工宠物食物商品提供的热量能量所占的比重)还很低。”
营养品被视为另一大机会点。
在傅乐宏看来,雀巢在包括健康老龄化、女性健康、可负担的营养摄入、以及婴儿和儿童营养等方面均有着不小的增长机会。以健康老龄化为例,他提到,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达到3.8亿,“如果单独把这个人口数字拿出来,已经是全球人口第三大的国家了。”
“在中国,我们还看到比较具有潜力的就是休闲食品赛道。”他最后提到,雀巢旗下已拥有不少成功品牌和产品,包括徐福记、脆脆鲨、美禄饼干等。
10亿和10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于关键增长平台的过程中,这家食品巨头正在转变策略,追求“集中力量办大事”。
小食代介绍过,无论对于产品开发还是广告营销,傅乐宏曾反复强调说,雀巢的做法将会转变为“数量更少、规模更大、效果更好(fewer, bigger, better)”。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创新理念,是因为要更加有效地使用我们有限的资源。”他今天解释称,因为成功的创新背后往往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所以雀巢决定只聚焦于少量的创新项目,以确保每个项目都拥有足够的支持。
傅乐宏向小食代形容说,这就好比播撒种子,“你只有10升水,播撒1000粒种子,可能颗粒无收,而我们现在选择用10升水去精心浇灌5-6颗种子,以确保它们有机会生根发芽,并且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我们转变策略背后的逻辑。”
他曾透露,2025年,在集团层面,雀巢已经圈定了六个创新计划作为优先事项。“但是在某些市场,例如中国,我们会酌情考虑推进5-10个项目。”傅乐宏向小食代指出,与此同时,雀巢对于每个创新大项目都有着KPI要求。
“从KPI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更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认为,所有我们精心选择押注的创新大项目,每个都应该要在三年内达到1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一部分可能会达到100亿量级,这样才算达到了我们真正的创新大项目的要求。”傅乐宏告诉小食代。
雀巢已有这样的成功创新案例。
“我们的多趣酷思在过去几年就在全球达到了100亿的量级。”傅乐宏举例道,“所以,我们寻求的是突破性的创新,它会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市场格局,吸引新的消费者,我们押注的重大创新项目不会是小打小闹。”
“随着我们在创新项目筛选上更精挑细选,这无论对于我们的研发中心来说,还是对我们的业务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我们一开始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的想法,但最后只会有少数几个落地推出。”他说。
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项目投资的背后,是雀巢最新提出的“良性循环”战略。
这一战略也正在中国市场推进。“通过在端到端的价值链进行大幅度的效率提升,推进成本节省,我们就能够拥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关键增长品牌和创新大项目中,从而推动品类业务和市场份额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傅乐宏表示。
另外,他提到,雀巢也在中国市场持续推进“创造共享价值”的战略。“顾名思义,这就是要给我们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我们不仅是要关注股东,还有员工、上下游供应商。尤其是在中国,我们有两大非常重要的上游合作伙伴:奶农和咖农。我们要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从雀巢的发展中共同受益。”
“灯塔”
有意思的是,这位雀巢全球掌门人提到,得益于诸多领先实践,中国也正在输出自己的经验。
“我认为,雀巢集团也可以从中国实践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在实时快速响应、灵活敏捷运营两大方面,中国可以提供集团全球的‘灯塔’型项目。在AI以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中国也是全球领先的,我们其他市场也可以从中学习、借鉴经验。”傅乐宏告诉小食代。
在被问起舆论热议的生成式AI时,傅乐宏表示,中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自己还没有亲自体验过中国生成式AI应用,但雀巢此前已将这一前沿科技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包括推出了公司内部应用NesGPT。
“从我的观点来说,生成式AI是一个可以极大解放生产力、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将其部署到全球各地,让每一位雀巢员工都能够在雀巢的内部网络下安全便捷地使用这些新的工具。”他说。
傅乐宏自己也是一位积极的AI工具使用者。
“在我做一个重大决策或切入一个话题的时候,我会马上先使用NesGPT实时为我提供公司现有的资料或知识储备,以此作为起点。”他说,实际上对于雀巢来说,能够把现有的知识储备利用好,本身已经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了,NesGPT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雀巢内部,我们常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假如雀巢知道雀巢所知道的(if Nestle knew what Nestle knows)’,因为雀巢有着160年的历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有超过27万员工,它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数据库。”他说。
今天,在交流一开始以及接近尾声之际,这位雀巢掌门人都颇有兴致地聊起了其在食品行业之外的中国见闻。
“目前,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上,中国都处于前沿,一个是科技,另一个是绿色可持续发展。”他说道,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的电池快充技术令人惊叹,“5分钟就能充好,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技术。”
“中国机器人技术也是领先的,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在春晚舞台上跳舞,我看到他们还能够在商超里面工作。”傅乐宏表示,未来这些机器人有望实现在更多场景之下的应用,这也令雀巢非常感兴趣。
展望未来,这位雀巢全球CEO对中国业务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当前,世界处在一个动荡撕裂的复杂环境之中,但中国是安全稳定的,有着可预测的未来,这也为我们继续投资于中国市场提供了支持。我相信雀巢中国会是雀巢全球增长的引擎,就像中国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一样。”傅乐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