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破214亿!中国食品去年稳扎稳打,重塑带来新增长

作者:小食代

宏观经济压力、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2024年,全球经济在多变的环境中摸索前行,食品饮料行业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食品(00506.HK)交出了一份稳健的2024年年报:全年销售收入为214.92亿元,利润总额18.66亿元,同比增长1.2%,展现了公司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保持的韧性与盈利能力。

3月25日发布的这份年报显示,作为可口可乐在华两大装瓶商之一,中国食品通过“产品、供应链、渠道”三个维度的全面重塑,不仅稳住了发展根基,还为高质量增长打开了新局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

多品类协同,表现稳健

目前,中国食品获授权经营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范围共计19个省级行政区域,向消费者提供汽水、果汁、包装水、风味乳饮料、营养素、茶、咖啡、功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10大品类、25个品牌的产品。

去年全年,该公司第一大品类汽水业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年收入为163.73亿元,同比增长2.5%,这得益于更高效的铺货和包装升级。

年内,该公司推出了全新248毫升口袋瓶包装,以其小巧便携的设计为消费者带来“袋”着就走的清爽饮用体验,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与吸引力。

同时,可口可乐品牌紧扣文化脉搏,推出龙年主题包装,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深受市场欢迎;雪碧则通过沙发电影节主题包装,以轻松有趣的创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而芬达品牌则凭借“高分必达”主题活动,将鼓励与正能量传递给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展现了品牌的社会温度。

此外,可口可乐全球创意平台“乐创无界”开启了一场突破性的跨界尝试,与奥利奥品牌联手打造限定款汽水饮料。这款产品精准契合Z世代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偏好,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果汁业务期内收入为31.34亿元。尽管竞争环境加剧,该公司通过提升即饮包装占比找到突破口,店内单品数量显著增加,核心橙口味即饮包装销售额实现2.4%的增长。期内,“美汁源”品牌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和营销活动焕然一新,进一步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水品类年内收入为8.91亿元。期内,该公司推出了纯悦pH9.0+苏打水白桃口味。中国食品旗下自有水品牌“悦活”年内推出“LOHAS天然苏打水”,产品水源地位于自然生态保护区,主打“无添加,天然弱碱”。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饮水需求。

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水品类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开拓高端水产品,利用苏打水健康优势,扩大苏打水的品类结构,通过改变品类结构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拉动整体利润。

最后,其他品类去年全年共录得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30.24%。

其中,能量饮料爆发式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8%。2024年,魔爪品牌创下上市以来收入、销量新高,各重点渠道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品百香果番石榴大放异彩。全年“开瓶有奖”活动助力核心渠道快速增长。年内,该公司上市了全新品牌“猎兽”能量饮料,产品采用塑胶瓶包装,不含汽,更切合目标客户的饮用需要。

咖啡与即饮茶领域同样不乏亮点。COSTA咖啡通过丝绒系列和拉罐新品增强市场竞争力,首次UTC活动互动率达23%;阳光茶签约艺人陈立农并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收入增长15%,销量提升18.5%。这些成果表明,中国食品在产品端的布局既稳固了基本盘,又有效抓住了新兴机会。

供应链持续优化

供应链管理是中国食品2024年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

2024年,该公司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通过科学决策优化了库存、物流和采购环节,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并举

在库存管理方面,通过调整配置策略并深化WMS和L2C系统应用,整体总仓库位动态利用率从上年末的86%提高到90%,存货周转率显著提高,确保了产品新鲜度。

物流方面,集团在19个省级行政区域推行联合物流,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和提高回头车使用率,降低了物流费用,同时减少了碳排放和固定成本。

采购环节则通过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有效应对PET瓶和铝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除白糖外其他品类成本均较2023年有所下降。

这一全链路的优化,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也为公司利润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渠道覆盖显著提升

渠道策略的重塑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过去一年,中国食品通过数字化营销和多渠道整合,打通了B2C与D2C的数据壁垒,提升了营销精准度。其中,D2C业务增长尤为亮眼,直营客户收入占比升至57%。

与此同时,该公司聚焦餐饮渠道,通过重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客户类型,并优化业务团队与资源配置,推动餐饮渠道收入实现20%的同比增长。此外,乡镇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至280个区域。

同时,公司注重终端优化和渠道执行精细化,在市场上增投智能冰柜,并将AI技术引入冷饮设备管理,对比普通冰柜高出15%,确保售点执行和资源投入产出。

“可乐Go”系统(一个针对可口可乐旗下产品设计的线上订货、结算及配送服务平台)持续扩大覆盖面,至年底安装量达210万家,遍布16家装瓶厂服务的19个省份市场,交易金额突破300亿元,凸显了数字化工具在提升销售效率上的潜力。

此外,中粮悦享会(线上渠道销售平台)通过混包产品营销和D2C渠道拓展,推动B端与C端协同发展,年收入同比增长16%,会员总数超过5600万,到访人次同比增长45%。而中粮智尚(专注于智能零售和无人零售领域)则通过平台升级和模式扩展,实现31个省份、280多个城市的全面覆盖,销量增长35%,收入同比增长46%。

这些举措表明,中国食品在渠道端的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市场触达能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国食品同样展现了长期眼光。2024年,公司绿色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所有工厂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9家工厂连续五年获评节能节水双优企业,8家工厂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获评省级绿色工厂,3家入选绿色供应链工厂名单。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绿色基础。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中国食品表示将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和政策红利,应对新消费场景、新渠道和新产品的挑战。公司计划延续“重塑+创新”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组合与价格体系,以科学管理和精准执行推动规模与效益的双增长。

此外,中国食品陕西新工厂预计于2025年9月投产,配备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和智能管理系统,将成为西北区域供应链核心,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

综观2024年,中国食品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和渠道升级,在复杂环境中实现了稳健增长。面对2025年,这家公司显然已做好准备,以重塑之力迎接新的机遇。无论是巩固传统优势还是开拓新兴赛道,中国食品的表现都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